古董局中局 by 馬伯庸

【這是貼心無雷版】

好看的小說要真真假假,七實三虛,在滿口天花亂墜的同時,也要混雜點現實感進去,令讀者如陷入五里雲霧之中。乍看之下故事裡的一字一句彷彿在描述事實,卻又令人摸不著頭緒,猜不透作者的心思,讓閱讀者沉迷在故事裡無法自拔,這便是創作者最高明的安排,三國演義如是,水滸傳亦是如此。而《古董局中局》就是這樣精采巧妙、又讓讀者摸不清真假又不忍放下書本、只得一讀再讀的小說。

《古董局中局》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主角許願對古玩鑒賞的本領來自於家傳寶典《素鼎錄》,上面記載了許多鑑定金石玉器真偽的方法,靠著這本書再加上自己的學習,他在北京開了間小店,從事古董販售的仲介。結果因為一個「佛頭案」,他不僅知道許家過去曾經是古董界神秘組織「明眼梅花」的五脈之一,更加發現原來自己的爺爺曾經因為「武則天明堂玉佛頭」讓渡給日本人而被視為漢奸,自己不僅因此被判死刑,其家門亦被踢出五脈之外,從此在古董界再無立足之地。而許願,面對來自中國官方希望他能判定日本送回來的佛頭真偽之分、五脈也同時藉此給與他考驗之外,更多的是,許願想透過追尋佛頭的過程中,探查爺爺為什麼要當漢奸、又或者被污衊為漢奸的真相……

整本書很厚,總共十章,感覺高達50萬字,但讀來十分淋漓暢快、情節一點都不拖沓,反而十分緊湊刺激,整個故事有一個清楚的主軸──尋找佛頭,在此主線劇情的進展下,每一章回都會有個副脈絡來推動主劇情,這個支線故事可以是鑑定文物、可以是猜謎、可以是與配角間的鬥智比拼,使得整本內容不僅有文物歷史、還有劇情推理,同時又多了點解謎冒險的成份在,豐富了故事也讓角色性格更為飽滿,一字一句都十分扎實又耐人尋味。

第一次看到書名的時候覺得看起來稀鬆平常,猜想「局中局」一詞八成是古董鑑定真偽判別的一變又變,等真正進入書中世界,隨著一章一回的進行之後才赫然發現,原來每章節間都還有「一局」等著主角去解決,使得原本單純的古董鑑定(差點以為是故宮圖鑑集)文風一變,成了精采絕倫的冒險小說。不過才翻開第一章便十分入迷,不知不覺便快速的把這四五十萬字通通掃下肚,還嫌意猶未盡想再來一本!所幸一看本書雖然是系列作,但令人感動的是作者已經把這個系列完結篇了,所以沒有馬丁爺爺拖稿十年殷殷期盼的痛苦,真是太好了!我已經準備磨刀霍霍向Part 2啦!



【往下看會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有雷版】

有雷版跟無雷版的心得其實筆風會不一樣,最大的分別就是口語化程度XD
如果上面是偏向正經八百的新聞報導,接下來就是亂七八糟的脫口秀了(噗)
這本書,很、好、看!拜託去網書買的、圖書館借的、還是向朋友有借不還的(?)都要看完它!
對我來說這就是中國版的達文西密碼啊(好吧我應該說比較接近國家寶藏之類的)
其實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去女人我最大之寶物鑑定團上一下節目(誰上啊XD)
裡面說的古董鑑定方式看起來很有那麼點回事,
至於歷史文化描述方面雖然沒有鑑定這邊這麼有系統性又真實性的描述,
但這故事的迷人之處在於作者馬伯庸用了一些真實人物,混雜了自己創造的角色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混在一起寫,看起來就非常有可看性,白話一點就是還蠻唬人的。

先不說那先六七百年的文物歷史,我還蠻驚訝的是李濟也被馬伯庸當做背景設定寫入故事裡。
李濟是真有其人,現存台北故宮的瑰寶李濟是護送人之一,
在中日戰爭前他其實有非常重大的歷史定位,他是挖掘殷墟的重要主使者,
後來戰爭結束又因為國共內戰,1949年隨著國寶來到台灣,
結果這個李濟竟然成了主角許願爺爺的執行秘密行動的雇主XD
大概這種真真假假混著寫,會添加更多故事的真實感。

本書雖然時序是在現在,但卻牽扯到主角三代之間的過往,
無可避免的寫到文革,我想對岸寫文革就跟台灣寫白色恐怖是差不多意思,
但描述的極為輕描淡寫,這個當然,寫太多就是政治社會小說、而不是可以配零食看著玩的冒險小說。
比起鬼吹燈,我非常慶幸作者對於共產黨的描寫沒有著墨太多。
而本書也有大中國情結(噗),並且略為仇視日本,
其實這些敘述在我看來都是屬於在地文化的一種特色,
只要不要耗費太多篇幅,大多都可以一笑置之。

最讓我驚豔的就是古物鑑定與那些古董界的術語和業界秘辛,
這種心情有點像一個觀眾,很愛鎖定康熙來了,
看那些藝人或者幕後人員在大肆宣洩自己工作心酸或者八卦爆料XD
本人就是抱著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心態,把古物鑑定的內容當成冒險推理小說在看,
不得不說作者的寫往會讓我聯想到盜墓筆記一類的小說,
但因為不涉及牛鬼蛇神,所以往往情節在邏輯理解範圍內又往往出乎意料,
而我最喜歡作者的寫法是每一章回可以看做一篇小小的古物鑑定短篇集,
他藉由一個小事件的支線串起主軸,那些支線往往寫得很精采,
譬如第一章支線就是配角不相信主角實力,要跟他比拼,
而他們比拼的方式就是在一定預算下,各自去淘寶,看誰淘到的寶鑑價比較高隨及獲得本次勝利,配角也才承認主角的實力。
這個idea令人眼睛一亮,當下我好想到FB寫私訊給寶物鑑定團製作單位
下次讓秦老闆跟曾教授他們這樣玩好惹XD

書中一直大量描寫到1931年這個時序點,與這時間點息息相關的就是主角的爺爺,以及另一名日本人。
在寫法上並沒有採用明確的倒敘法,只是從主角探查事件過程中,一點一滴慢慢挖掘出全局,
慢慢拼湊而出當年發生的事、以及主角爺爺以漢奸罪名入獄受刑的原由。
因為作者寫的字數非常龐大,導致這樣重點劇情散落在各個篇章,
這邊主要就是來推敲整個主事件邏輯上奇怪的地方,首先我看的時候就覺得有兩個點很奇怪:
第一,「有詐」的愛心提醒小紙條。
初時剛有人與主角接觸時,他就收到小紙條上面只寫「有詐」,
並且透過報紙上的文字,圈選出一串地址彷彿在給他指路,希望他能出現,
這個哏埋得非常前面,全文一共還出現兩次,
雖然他最後有給解答了,但中間對於這個「有詐」除了主角的推測之外就沒別的多餘敘述了,
可就篇篇主角自我推測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是「有詐」二字,為什麼主角認為這兩字是在提醒另個配角(是身為日本人的女配)
我前後文翻了數遍,沒有找到任何暗指她的線索啊……
大概行文一半以後作者突然借主角之口說「有詐」是指日本女配,這邊我看得迷惑不已,
導致後面日本女配真心說要用身體婚姻換情報的時候我還在懷疑她在用美人計XD
而且老實說這段也寫得很怪,感覺像是作者為了浪漫而加的篇章,
來的太天外飛來一筆,總覺得這段短暫的曖昧充滿了算計,
但因為作者本來就不是在寫愛情故事,所以看起來不浪漫也就算了。

再來,第二個邏輯描述上的矛盾就是1931的考古行中究竟有誰?
Ch5揭露除了許一城(主角爺爺)、木戶有三(女配爺爺)之外,
第三人就是一個路人甲(雖然他有名字,但因為戲份太少可以不用寫)
好,就在我以為那趟考古行的第三人就是路人甲的時候,
後面某一篇章又突然描述說時間不對,路人甲跟許一城是在參訪古蹟之前,並非三人跟著一起去考古。
我翻了很多遍,確定中間沒有漏掉作者給的伏筆,
所以在最開始ch5的描述就是在明寫路人甲就是第三人,
後面才突然寫說時序不對,那這樣就顯得ch5那個描述有矛盾啊!
為什麼你後面明知道時間不對,那前面幹嘛還疑惑路人甲是不是就是那個第三人?這邊的邏輯我始終無法參透,大概悟性不夠。
但如果我有看走眼漏掉線索的話,也歡迎路人乙在底下打我臉,謝謝。

以上是我在觀看時覺得劇情不太順暢的地方,
最後,也就是佛頭案,我前前後後翻了很多遍才終於融會貫通XD
這就是一段恩怨情仇的故事,說穿了也就花個一章回就可以理解,
小說中間有寫到,一度佛頭跟佛身都在中國這邊被許家人保護的好好的,
但中途一個日本人氣不過跑到中國來要找許家人,最後雖沒找到許家人,
卻給他找到佛身,結果這日本人很極端的把佛身燒了,
並且找到佛頭藏匿處,寫成了傳家遺書,要世世代代的子孫前去朝聖把它帶回日本一起燒掉)
(沒有啦這我自己聯想的XD)

我可以理解日本人燒掉珍貴佛身的心態,像是前陣子熱門的山水畫富春山居圖過去就曾慘遭祝融
所以好好一幅名畫才分成無用師卷跟剩山圖,
沒事為啥分成這兩幅?因為到了清初的持有者太愛這幅畫惹,
臨終前就交代他姪子說要把這幅畫燒了,他要帶到陰曹地府去XD
這麼一燒才燒出無用師卷跟子明卷的真真假假,
倒也跟武則天明堂佛頭有異取同功之妙,暗暗相互輝映。

故事其實有個大反派,不過一直到最後都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往後一看才知道這是一篇「已完結」的系列作,相信最終大魔王終會在後面幾集跟讀者相見歡吧~~

雖說本書有些邏輯上不太通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我才花了兩天就把這本解決足見這是一本娛樂性非常高的小說,如果在過年期間可以一次看完四集那就更好了……
想當初我是抱著兩大本鬼吹燈趁著過年出國渡假的,
某天晚上還看到身體發涼、內心發毛……XDD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董鑑定 馬伯庸
    全站熱搜

    rayf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